湘西会战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开始,最后以日本人的惨败而结束,这一仗我们一共杀死了三万多名日本人,其中有四百四十七名被日本人活捉,更有一千多名日本人在战争中自杀,这是我们与日军作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减员战役。
不过,日本方面的报告上也说了,他们的损失只有27000人,中日双方的数据差距只有25%左右。
根据日本厚生省的战后数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士兵死亡和下落不明的人员大约有250万,残疾人员有二十万,还有66万名日本公民,这些都是在核爆和核爆炸中丧生的。
我们来看看日本的战况吧,他们在吹嘘自己的战绩和鼓舞人心的同时,也在刻意回避本国人民的情绪,所以他们的实际损失比别人要少得多,而且他们给出的数字也有很大的出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的前线确实很多,但主要的三个主要战区,都属于“总军”级别,东北“关东军”、中国中国部队”、太平洋战区“南方军”,除此之外,日本境内的两支“总军”,都在备战“本土决战”。
据美国海军的报告,太平洋战争期间,联军共歼灭了一百五十万日本人,其中有七十万人,其中既有美英军,也有中国远征军,印澳,加,荷,自由法国,还有苏联。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在不计算八千人的情况下,歼灭日军的人数,比日本人所说的五十来万要多得多,光是中国人的力量,就足以说明中国人的强大。
美国人在冲绳岛上的战斗,他们的弹药消耗是中国八年来最多的,但是在数量上,他们的伤亡率是四倍于六倍。
再看日本和日本的伤亡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海军、空军和武装力量一共损失了四百八十万,相比之下,日本军队的伤亡率实在是太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第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德国拉的更远。德国人在鼎盛的时候,几乎是横扫了整个欧洲,甚至还分头进攻了北非、东线、地中海、大西洋、北冰洋,在这段时间里,德国人在东部战线上损失了380万人,而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只占据了太平洋上的几个岛屿。
试想,如果日本人和苏联人开战,死伤人数肯定会翻倍,诺门罕一战,苏联歼灭了两万多名日本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还有二十万名关东军士兵,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返回东洋三岛,而是被日本政府刻意的抹除了。
第二,太平洋战役的主力并非是军队。太平洋的战争很特殊,美日之间的战争大多集中在海上和空中,而军队则是“配角”。
这样的战斗方式与地面部队的大规模战斗是完全不同的,日本的士兵损失惨重,而地面部队的损失却很小,而且因为岛上的原因,一场战斗下来,日本军队的损失也不过几千人,菲律宾和冲绳岛之战的死伤却是十万以上。
第三,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较早期地放弃了抵抗。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德国人已经坚持到了柏林被攻破,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投降了,德国已经被联军彻底的占据了,他们拼死抵抗,死伤惨重。
而日本,在经历了两次核爆和苏联的战争之后,就已经宣布了臣服,370万的军队,在没有开战之前,就已经投降了,这让他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根据美国人的估算,如果日本人想要强占陆地,至少要损失一百万人,按照美日两国的兵力对比,日本至少要损失两百万以上,但是日本人的“及时”的认输,却让这个惨剧没有发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战事,根据重庆政府的情报部门的数据,全国革命军队的阵亡人员已经达到了320万,而八路军、新四军、东北三大军区的阵亡士兵,更是达到了五十八万,阵亡了十六万多。
按照中日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三千三百万人的损失,可以说是相当惨重了,其中最惨重的,就是三千一百万中国人,这些都是日本人的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