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原本干涸开裂的池塘河道一旦重新注满了水,没多久就能在其中重新看见小鱼,没有人投放鱼苗,池塘中的小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老人说的“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难不成是真的?土壤中真的有存活百年甚至千年的鱼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就能孵化小鱼吗?

按理来说,“有鱼就有水”才是正理,毕竟人人都知道基本上所有的鱼离开水都无法存活。但如果你在农村生活过,就会知道“有水就有鱼”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在农村往往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干涸的池塘或者曾经挖出来后来弃之不用的水沟,在几场大雨过后,这些水塘又重新注满了水,焕发了生机。可能在你某天路过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本什么都没有的水塘中竟然出现了不少小鱼和泥鳅。明明没有人往水塘里面投放鱼苗,那鱼是哪里来的呢?

要说这些住进了水塘的小鱼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些鱼到来的途径并非一种。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雨水冲刷

首先,最常见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种就是——“搬家”过来的。在多雨的季节,干涸的水塘会被注满水,那没有干涸的水塘中的水自然就会溢出,有一些鱼就有着逆流而上搬家的习性,这个时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经过大雨的洗礼,地面上有不少的积水,让原本隔离的水塘有了联系,一些对于水中溶解氧需求不高的鱼就可以克服短距离的陆地阻碍,从一个水塘跑到另一个水塘中。如此便造就了刚注满水的池塘中出现了鱼的情况。

动物传播

而第二种现象则是需要一定的运气了,就是靠着动物传播。经常上山的人基本都知道这样一种植物——带毛刺的小球,也就是苍耳。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在有苍耳的山上走上一遭,那返程的时候一定少不了把它们带下山。倒钩状的硬刺为它们的传播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某些具有粘性的鱼卵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到另一个水塘。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很多水禽在池塘边或者河边饮水休息时就有可能粘上这种鱼卵,在飞离后就会将鱼卵带走,在下次休息时鱼卵可能就被搬了个家。虽然离开了水的鱼卵只能在较短时间内存活,但也总有运气好的鱼卵能成功在另一处水塘安家。

靠动物传播的另一种方式则是鳑鲏鱼的独属。这种鱼类的产卵方式完全可以称之为“代孕”,在繁殖季节,鳑鲏鱼会将输卵管延长,然后找准机会将鱼卵注入到河蚌的壳内。河蚌又是个闲不住的,经常搬家,而且也并非完全依靠水路迁移。靠着河蚌这个“顺风车”,很多鱼卵就能够成功从一处水塘搬到另一处水塘生活。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鸟类粪便传播

如果说第二种迁移方式需要一定的运气,那么靠着第三种方式成功在另一处水塘孵化的鱼卵无疑就是真正的“天选之子”了。第三种方式就是靠着鸟类的粪便传播。没错,这些鱼卵是在鸟类的消化系统里走了一遭还成功存活的“主角”。对于这种方式,很多人都抱有怀疑,经过消化道的鱼卵能真的存活吗?

西诺斯谷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650枚鳉鱼卵喂给三只野生天鹅,然后在它们的粪便中提取到了5枚存活的鳉鱼卵。虽然概率低得可怕,但自然界中的各种鸟类那么多,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仅如此,很多鸟类还是我们口中的“直肠子”,排泄的时候更不会固定地选择水塘来当做厕所,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迁移成功的鱼卵无疑是真正的“天选之子”了。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奇观“鱼雨”

而与上面三种“平庸”的迁移方式相比,第四种方式就可谓是奇观了,那就是“坐飞机旅行”——鱼雨。鱼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下鱼了。这是由于在湖泊或者海洋上方的海龙卷极速旋转,会将湖水或者海水以及其中的各种生物带进云层当中。让海里游的体验一次在天上飞的感觉,在强风的作用下,这些水中生物将会来上一次远途旅行,掉落下来就形成了我们眼中的“鱼雨”。在下“鱼雨”的过程中,有些鱼类就有可能掉入到附近的水塘当中。

虽然在我国几乎看不见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但在澳大利亚等国家,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甚至连报纸都懒得报道,全当今天加餐了。有的国家甚至还有专门庆祝的“鱼雨”节。“螃蟹雨”、“蜗牛雨”、“海蜇雨”等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过。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除了这些方式以外,很多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于“有水就有鱼”这种说法应该还听过一个解释,叫做“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意思是草籽和鱼籽的生命力很强,即使经过了千年万年,只要遇到适应的环境就能重新生长出来。

草籽暂且不谈,关于鱼籽的说法看似和“有水就有鱼”这种现象相符合,也解释了水塘出现鱼的原因,可实则不然,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大多数鱼卵离开了水基本上都无法存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失去活性,只有极少部分的鱼卵,如鳉鱼,有可能在干燥的环境下存活一定的时间,但也并不长,最多也不过几个月而已。“万年的鱼籽”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也是由于很久之前对于科学了解得不深进行猜测而传出来的谣言。

池塘有水时间久了就会有鱼?无人投放鱼苗,鱼从哪里来?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在我们眼中生活在池塘中固守一方的鱼类,也有着自己的手段繁衍,靠着这些独特的生存之道,为我们展示了一出有水就有鱼的“奇迹”。自然的奥妙令人惊叹,而维持守护人与自然的平衡,也必将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

本文地址:https://www.zhishichi.com/portal/doc11044/

(0)
上一篇 2022-11-08 00:16
下一篇 2022-11-08 10:39

猜你喜欢

  • 砍掉几棵树就崩塌两公里地表,地下之门被打开,下面更让人担心

    人们总是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对于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我们制作了很多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类电影,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象未来,总是希望找到未来更多的生活可能性。 小贴士:这是来自科幻电影【后天】的剧照,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 但在眺望未来的同时,人类也对曾经生活在这片星球上的远古过客产生了浓厚的…

    2022-11-03
    10.0K00
  • 钢板都能打穿的子弹,为什么却难以打穿沙袋?这是什么原理?

    电影《黑鹰坠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巷战中的老兵告诫新兵:“千万不要靠墙。” 其实,上过战场的老兵都知道,子弹能够打穿钢板和墙面,但很难打穿沙袋,在战场上,沙袋才是最好的掩体。 墙体vs沙袋 很多人认为,躲在墙壁后面所受到的伤害应该是最小的,其实不然。墙壁除了可以阻挡敌人视线外,不但没有起到很强的掩体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为什么这么说呢? 国外有人…

    2022-11-18
    1400
  • 破冰船究竟是如何破冰的?除了破冰以外,它还有哪些功能?

    此前中国新闻网刊登了一则新闻,指出中国的“雪龙2”号将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这艘由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将带领着科考队开启第39次南极考察之旅。 中国新闻网报道“雪龙2”号准备启程 那么,究竟什么是破冰船?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去南极科考要使用这种船只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破冰船的知识点。 破冰船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在世界船舶的发展史中,破冰船出现…

    2022-11-10
    10.0K00
  • 木薯既然能毒死人,为何全球10亿人口还拿它当主食?

    在中国,一般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在外国,有些地方的主食是土豆,有些地方的主食是面包。但是我们并不会想到有一样食物居然被10亿人口当作主食!它就是——木薯。 木薯 木薯想必都吃过,可却很少会有人将它当做主食。但在一些贫困地区,木薯是他们温饱的最好食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木薯的那些事儿。 关于木薯的那些事 木薯在人们饮食中并不是罕见…

    2022-11-10
    10.0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