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四月,苏联的坦克车直奔德国柏林,希特勒“一统世界”的梦想破灭,他的骄傲不愿去直面残酷的事实,在四月三十日,他在柏林总理府地下掩体里自尽。
苏联人打赢了“卫国战争”,不但把德国人从自己的国家赶走了,还把德国人的领土都打了下来。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苏联人能够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反杀”敌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这一次的战役,给苏联人留下了巨大的荣誉,但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苏联的估计,在这一次的战役中,他们的伤亡超过了苏联百分之十五。
据估计,这里有两千七百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苏联境内1700个小镇和30,000个大大小小的工厂,都被德国人夷为平地。
说起这个,编辑在许多论坛上都有类似的言论,许多喜欢军史的人,都对苏联产生了怀疑,一次世界大战,让他们损失惨重。但为什么两年之后,他们就能卷土重来,甚至和美国打了一场“冷战”,甚至还想要和美国竞争,改变整个世界的局势。
归根结底,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损失惨重,但却没有对苏联造成太大的打击。
苏联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确立了发展重型机械的发展战略,并制订了三大“五年计划”,即迅速超越英和美。
按照苏联“五年计划”的发展目标,他们把所有的好的资源都用来发展重型机械,到了“计划”的时候,苏联就有了9000多家工厂。
另外,苏联人也没有选择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工业区这样的传统工业区,来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
他们利用“行政命令”强行进行“生产计划”的改革,把重点放在了西伯利亚等矿产丰富、环境恶劣的地区。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苏联在“五年计划”中,将百分之五十的重工业投入到了西伯利亚,其中以东方的产业发展为例。
由于苏联政府的大力投入,加上政府的强力支持,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和乌拉尔工业区在1928-1930之间,西伯利亚工业区的工业产量翻了八番。
一九四一年德国突袭莫斯科,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命令苏联的重工业向东迁移,并于二十四日,苏联建立了一个撤离小组,并于二十九日开始全面搬迁。
一九四二年五月,苏联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沿海地区,全部被占领之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向东转移的工作,这一次,苏联向东迁徙,运送了一百五十万辆卡车和一亿多苏联劳工。
苏联的工业区已经被德国人毁掉了,大部分都是“空壳子”,大部分的核心技术都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这让苏联的工业系统得到了保护,而且还在不断的向外迁移,让苏联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42的时候,欧洲到处都是纳粹的旗帜,但是苏联的东边,却是一片繁荣,苏联的军火,每天都要生产两万多台。苏联在苏德的内战中,为满足战争需要,没日没夜地开采西伯利亚的矿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产业一蹶不振,苏联人在美国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欧洲的战后,欧洲的产业一蹶不振,苏联可以骄傲地说:“我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其次,苏联人在二战结束后,研制出了原子弹,这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也是苏联最不害怕美国的“核威胁”!